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
    基于带权欧拉距离的PE文件壳检测技术
    陈勤,黄剑军,褚一平,方海英
    2010, 32(7): 1-3.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11 )   PDF (362KB) ( 561 )     

    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出现在网络上。恶意软件作者通过网络将软件中的恶意代码植入用户的电脑中,从而达到诸如获得用户名与密码的非法目的。为了阻止它们对用户电脑的侵害,软件分析人员必须分析恶意软件的工作原理。但是,如果这些恶意软件加壳,那么分析它们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脱壳。脱壳的第一步即检测这些恶意软件是否加壳。本文通过对未加壳和已经加壳的软件PE头部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了带权欧拉距离PE文件壳检测(PDWED)算法,其中包括构造一个含有10个元素的向量,并为每个向量中每个元素分配一个权重值,计算向量的带权欧拉距离。实验结果表明,PDWED能够比较快速而又准确地检测软件是否加壳。

    一种新的采用TCP封装的IPSec广域网加速通信研究
    梅松
    2010, 32(7): 4-7.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64 )   PDF (572KB) ( 418 )     

    本文首先针对广域网上TCP通信比较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再对IPSec体系进行剖析。为了提高IPSec保护的TCP数据的广域网通信性能,本文提出了采用ACK代理、组包和压缩以及IPSec over TCP等机制的TTAP协议,并给出了协议实现的结构和流程。为了对协议模型进行验证,本文以FreeSWAN软件为基础,对TTAP协议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提供了性能测试数据作为比较,最后对新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一种解决VPN应用中内部地址冲突的机制
    肖凌,李之棠,王美珍
    2010, 32(7): 8-12.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45 )   PDF (627KB) ( 380 )     

    在IPSec VPN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中往往存在内部网络地址配置冲突的问题,仅修改冲突的地址又会导致整个网络配置兼容性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内部网络地址冲突给基于IPSec的虚拟专网系统带来的影响,从改进Windows VPN体系结构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在传统的Windows VPN系统中增加虚拟网卡,并在进行隧道协商时使用虚拟网卡地址标记隧道策略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基于虚拟网卡技术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VPN系统应用中的内部地址冲突问题,又不会对原有的网络配置产生影响,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管理成本,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无线Mesh网络协作式路由度量的研究
    陈波1,杨寿保1,彭绍亮2,胡云1,赫卫卿1
    2010, 32(7): 13-15.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517 )   PDF (513KB) ( 374 )     

    本文针对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和传输多样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Mesh网络协作通信系统的路由度量COOPM。通过COOPM选出来的路由,可以使多个节点协作给同一接收方发送数据,从而提高整体网络吞吐量,得到更高的网络容量。

    基于LFSR的钟控密钥流生成器
    徐芡芡,赵泽茂,李孟婷
    2010, 32(7): 16-18.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503 )   PDF (350KB) ( 366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FSR的钟控密钥流生成器。该生成器通过一个钟控线性移位寄存器从15个级数是两两互素的线性移位寄存器中控制选取10个,将所选出的各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的m序列相加,然后输出,从而达到了伪随机序列周期扩大的目的。本文还对密钥流生成器的线性复杂度、均匀性、相关性以及游程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生成器生成序列的周期能达到2128,而且有较大的线性复杂度和良好的相关性和均匀性。认为该序列可以作为密钥流序列进行加密。通过钟控的方式随机选取用于相加的m序列,增加了密钥流序列的条数。此外,本文还给出了该生成器的具体实现算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良性蠕虫SRF扩散模型研究
    张殿旭1 ,2,张怡1,刘晓阳3,曾星2,彭军4
    2010, 32(7): 19-22.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57 )   PDF (600KB) ( 369 )     

    良性蠕虫是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综合了网络攻击、密码学和计算机病毒技术,无需计算机使用者干预即可运行的攻击程序或代码。良性蠕虫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它传播时对网络造成的冲击使得这一技术的应用减缓,而良性蠕虫流量产生的主要环节是扫描探测阶段和繁殖阶段。本文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SRF扩散模型,该模型在扫描探测阶段可采用有序化、分级化和RRHl传播策略,在繁殖阶段结合有限繁殖算法和频度自适应的动态副本控制机制。经验证,和已有策略相比,SRF扩散模型在扫描探测阶段可减少扫描探测流量近40%,在繁殖阶段可精确控制蠕虫副本的数量,从而使其流量达到一个可控制的水平。

    基于Silverlight互动学习RIA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程国雄,胡世清
    2010, 32(7): 23-26.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67 )   PDF (650KB) ( 444 )     

    为了解决目前Web学习平台的表现力不足和互动性差等问题,本文在分析RIA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RIA客户端具备丰富的媒体元素描述能力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互动学习RIA平台总体框架和体系结构。利用Silverlight技术,在Web环境中实现了手写技术,并结合 WCF技术,解决了Web环境中手写识别问题;利用RIA在客户端实现呈现逻辑控制的特点,实现了对象拖动与碰撞检测等功能,并运用到互动学习RIA平台的系统设计中。手写、手写识别等技术不但丰富了学习平台的交互体验,而且该技术也可用于远程办公、在线互动游戏的开发中。

    层次型移动IPv6优化方案
    刘郑,蔡明
    2010, 32(7): 27-29.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03 )   PDF (545KB) ( 311 )     

    移动且不需要改变IP地址是移动IPv6的关键所在,而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就在移动过程中的切换。如何降低切换延时是衡量移动IPv6切换性能的标准。为此,针对移动主机在外地网络内的频繁切换已提出层次移动IPv6,用以降低时延,针对二层网络触发的切换预期已提出移动IPv6快速切换。本文提出一种以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FHMIPv6)为基础的改进方案,首先针对快速切换的链路层时延引入缓存机制,然后主要针对域间切换MAP无法减少注册时延的问题,引入功能路由概念,提出最优功能路由算法,以减少切换时延和丢包率。实验分析表明,相比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有很大程度的改进。

    一种基于环拓扑面向容灾的失效检测算法
    王强,周恩强,陈海涛,陈伟宁
    2010, 32(7): 30-34.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80 )   PDF (666KB) ( 396 )     

    随着信息系统在关键应用中的普及,信息系统的容灾能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失效检测技术是构建容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快速、高效、准确的失效检测是实现有效容灾的前提与保障。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环拓扑的失效检测算法FDADRBR,该算法改进了环拓扑面向容灾需求的不足,克服了树形拓扑的单点失效问题,比树形拓扑的网络开销小。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诊断延迟和较好的可扩展性,可有效增强容灾系统失效检测的可扩展性,能够应用到容灾的监控管理系统中。

    应用层异常检测模型
    胡志敏1,2,王红纪3
    2010, 32(7): 35-37.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541 )   PDF (368KB) ( 590 )     

    目前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方法多是针对某一种应用层攻击而设计的,通用性较差。本文基于人体免疫系统T细胞识别自体和非自体的原理,设计了基于否定选择的应用层异常检测通用模型,研究了实现否定选择应用层的关键技术。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网络服务器的应用层的异常访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基于TLA的NS安全协议分析及检测
    黄贻望1,2,万良1,李祥1
    2010, 32(7): 38-41.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642 )   PDF (414KB) ( 333 )     

    行为时序逻辑是一种组合了时序逻辑与行为逻辑来对并发系统进行描述与验证的逻辑,在描述并发转移系统中,行为时序逻辑通过引入行动和行为的概念,使得系统和属性可用同一种行为时序逻辑来表示。本文首先介绍行为时序逻辑的语法、语义及简单推理规则;然后以典型的NS公开密钥协议为例,对其进行形式化分析,建立了入侵者参加的简化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FSM建模,转化为TLA+描述的规约系统,然后对其进行TLC检测,发现其存在中间人的重放攻击。

    基于AES的ZigBee标准安全机制分析
    杨斌
    2010, 32(7): 42-45.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502 )   PDF (885KB) ( 480 )     

    ZigBee是一种新兴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为研究其安全性,本文对ZigBee 标准协议栈的安全体系、安全模式、密钥管理方法及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加密、鉴别算法代码。ZigBee的安全服务可以作用在媒体访问控制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有住宅模式与商业模式两种安全模式,有主密钥、链接密钥和网络密钥三种密钥。ZigBee的安全性基于AES128算法的CCM*操作模式,有多种安全方案,CTR模式保证秘密性,CBCMAC模式保证数据完整性,CCM*模式既保证秘密性又保证数据完整性,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无线传感网络标准。

    无线分组业务源模型与容量估算方法研究
    李瑛1,徐宇茹2,范洪达1
    2010, 32(7): 46-48.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59 )   PDF (422KB) ( 382 )     

    业务源模型的建立可更好地研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并进行网络规划及系统性能评估。本文以UMTS网络的单用户业务为参考模型,分析其业务特征;以HTTP分组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主要行为特性建立业务源模型;针对无线移动应用环境中数据业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3G网络规划的容量估计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业务源模型易实现性及容量估计方法的易解析特性。采用有限状态机来描述业务模型的实现,对无线资源管理和流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拥塞参与度的分布式低速率DoS攻击检测过滤方法
    张长旺1,殷建平1,蔡志平1,祝恩1,程杰仁1,2
    2010, 32(7): 49-52.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97 )   PDF (878KB) ( 416 )     

    分布式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DLDoS)利用已有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中自适应机制的漏洞发起攻击,其攻击效率和隐蔽性比传统洪泛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高得多,更加难于检测和防御。本文对DLDoS攻击进行了建模和形式化,提出了基于拥塞参与度的DLDoS攻击检测过滤方法。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DLDoS攻击,并降低误报率。

    高效能计算机系统虚拟化技术研究
    卢凯,迟万庆,刘勇鹏,唐宏伟
    2010, 32(7): 53-57.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80 )   PDF (974KB) ( 419 )     

    高效能计算机对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机技术由于具有安全性好、配置和管理灵活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服务整合和安全管理等领域。但是,由于虚拟机技术在性能、管理和体系结构适用性等方面原因,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系统上尚未真正实用。我们提出了一种面向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的虚拟化技术:高性能虚拟计算域(HPVZ)。HPVZ技术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了具有用户独立可定制运行环境、服务质量管理、安全隔离和动态迁移的虚拟化高性能计算环境。测试表明,HPVZ在保证用户可以获得高性能计算机的原始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方便了用户使用,并改变了高性能计算机的传统使用模式。

    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I/O调度算法
    李琼,郭御风,蒋艳凰
    2010, 32(7): 58-61.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14 )   PDF (511KB) ( 370 )     

    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解决存储领域中若干技术难题是目前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强化学习作为一种以环境反馈作为输入、自适应环境的特殊的机器学习方法,能通过观测环境状态的变化,评估控制决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来选择最优的控制策略,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RAID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针对高性能计算应用特点,将机器学习领域中的强化学习技术引入RAID控制器中,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I/O调度算法RLscheduler,利用Q学习策略实现了面向并行应用的自治调度策略。RLscheduler综合考虑了调度的公平性、磁盘寻道时间和MPI应用的I/O访问效率,并提出多Q表交叉组织方法提高Q表的更新效率。实验结果表明,RLscheduler缩短了并行应用的平均I/O服务时间,提高了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的I/O吞吐率。

    一种高性能DDR2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夏军,庞征斌,李小芳,潘国腾,李永进
    2010, 32(7): 62-64.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60 )   PDF (531KB) ( 332 )     

    DDR2是由JEDEC制定的新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本文深入研究了DDR2的特点和规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支持体并发和Openpage调度策略的高性能DDR2控制器。性能评测结果表明,所设计和实现的DDR2控制器能有效提高访存带宽,降低访存延迟。

    多核处理机系统Cache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所光,杨学军
    2010, 32(7): 65-68.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525 )   PDF (443KB) ( 596 )     

    多核处理器的Cache结构设计和管理是微处理器设计领域的重要问题。当前主流的商用微处理器均采用共享最后一级Cache的系统结构,而片上最后一级Cache的性能通常对处理器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共享Cache的管理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当前主流多核处理器及其设计问题,然后介绍了共享Cache管理的三项重要技术:线程调度、NUCA和Cache划分,最后给出多核处理器Cache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两种基于FFO的前导零检测算法
    黎渊,倪晓强,张民选
    2010, 32(7): 69-71.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91 )   PDF (645KB) ( 531 )     

    前导0检测(LZD)是浮点加法运算的关键步骤,设计高速的前导0检测算法对提高浮点加法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64位高性能微处理器浮点运算部件的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两种基于FFO的前导0检测算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结果表明,改进的并行LZD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性能,并且通过提前计算出规格化字节移位量,将前导0检测和规格化中的粗粒度移位并行化,进一步减少了整个浮点运算部件的延迟。

    OpenSparc T2处理器虚拟化技术研究
    冯华,唐宏伟,卢凯,刘勇鹏
    2010, 32(7): 72-75.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49 )   PDF (735KB) ( 374 )     

    OpenSparc T2处理器是Sun UltraSparc T2处理器的开放版本,它提供了虚拟化的硬件支持。本文从T2处理器的硬件特性开始,分别描述了T2处理器支持虚拟化的硬件机制,介绍了T2平台系统软件结构,并从存储、中断、设备等几个方面详细描述了T2平台虚拟化实现原理。

    读写通道基于τ因子内插时钟恢复模型设计与实现
    丁红1 ,王庆东2
    2010, 32(7): 76-79.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66 )   PDF (597KB) ( 280 )     

    读写通道是介于磁盘读写头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电子电路,实现数据写入和可靠的恢复。伺服信号采样时钟是伺服信号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目标是在提高伺服信号传输速率的同时维持低的误码率,这就对通道的数据采样处理以及时钟恢复电路的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读写通道伺服的分析,对常用的由锁相环构成的伺服时钟恢复电路进行改进,在线性插值时钟恢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τ因子内插时钟恢复模型,并推导出τ因子插值滤波器系数算法,还给出了伺服时钟恢复的硬件及FPGA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基于线性插值和基于τ因子内插时钟恢复试验。测试结果证明,采用基于τ因子内插滤波器模型可以获得更好的谐波频谱。

    基于FPGA的NAND Flash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王顺,戴瑜兴,段小康
    2010, 32(7): 80-82.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517 )   PDF (1086KB) ( 351 )     

    本文在比较NAND Flash的优、缺点,分析控制接口电路的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主控器的设计实现方法,通过写控制字的方式将复杂的NAND Flash接口映射为简单的SRAM接口。并根据ECC算法原理,阐述了ECC校验码生成、查错与纠错的实现方法。本文设计的NAND Flash控制接口电路的操作指令在Xilinx的Spartan3 Board上得到了功能验证,工作频率达到100MHz。

    基于信息理论的时间序列非线性检测方法
    吴国清,莫则尧,陈虹
    2010, 32(7): 83-85.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93 )   PDF (472KB) ( 409 )     

    替代数据方法是检验时间序列非线性和混沌的重要统计方法,应用此方法时,常用的检验统计量各有优势与局限性。本文在采用振幅调节傅立叶变换法(AAFT)产生替代数据后,引入信息冗余度作为检验统计量进行统计检验,研究了单变量及多变量的非线性定性及定量检验方法。实验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鲁棒的非线性检验方法。

    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在决策树构造中的应用
    丁春荣1,李龙澍2
    2010, 32(7): 86-88.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36 )   PDF (362KB) ( 467 )     

    针对ID3算法构造决策树复杂、分类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基于变精度粗糙集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树构造算法。该算法采用加权分类粗糙度作为节点选择属性的启发函数,与信息增益相比,该标准更能够全面地刻画属性分类的综合贡献能力,计算简单,并且可以消除噪声数据对选择属性和生成叶节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构造的决策树在规模与分类效率上均优于ID3算法。

    文本分类中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噪声处理方法
    林洋港,陈恩红
    2010, 32(7): 89-92.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65 )   PDF (727KB) ( 579 )     

    训练集中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文本分类的结果。实际应用中训练集的构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样本,从而影响文本分类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此,针对文本分类中的噪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噪声处理方法,首先对训练集中的每个样本计算其类别熵,根据类别熵对噪声样本进行过滤;然后利用主题模型进行数据平滑,进一步减弱噪声样本的影响。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减弱噪声样本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同时还保持了训练集的原有规模。在真实数据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噪声样本的分布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噪声比例较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分类结果。

    一种利用信息熵确定属性权重的模糊单因素评价方法
    魏书堤,姜小奇
    2010, 32(7): 93-94.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09 )   PDF (299KB) ( 571 )     

    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属性的权重一般是未知量或者只有部分信息权重,研究如何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属性的权重,以便对已有的方案进行排序或评价,已经成为多属性决策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截止目前,多属性权重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主观权重确定法和客观权重确定法,主观权重确定法具有受决策主体主观偏好影响的缺点,而客观权重确定方法往往忽略决策主体的参与程度。因此,如何研究将主客观权重复制相结合,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具有实际的研究意义。本文总结了多属性决策问题中权重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主观赋值与客观确定相结合的改进熵值权重确定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一种针对非平衡数据的贝叶斯分类算法
    汪春亮1,2,伏玉琛2
    2010, 32(7): 95-98.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530 )   PDF (428KB) ( 465 )     

    借鉴半监督分类的思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M算法的贝叶斯分类模型,对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的大量随机缺失的非平衡数据进行分类。首先,从实际数据中经过初步统计分析得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变量状态的先验概率,并以此作为贝叶斯分类模型的初始值进行EM迭代训练,从而减少EM算法的迭代次数并改善EM算法对初始值的敏感性以及局部收敛的缺陷;然后,利用对历史移动通信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叶斯网络分类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移动通信数据中负类样本的预测成功率,与传统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相比较,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

    带约束的护士排班模型和基于变换规则的优化算法
    沈吟东,苏光辉
    2010, 32(7): 99-103.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33 )   PDF (413KB) ( 954 )     

    护士排班是医院不可或缺并且需要反复进行的工作,排班方案的优劣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运作成本、护士心身健康、工作积极性等产生重大影响。针对我国护士排班问题缺乏通用模型和排班手段落后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带有一系列劳动法规约束和护士级别差异约束的整数规划模型,该问题被公认为是NP问题;然后增加护士请假约束和护士对工作时段偏好以及护士间配合默契程度的软约束,建立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扩展模型;随后设计了一系列变换规则,研制出一个护士优化排班算法。实例验证该模型与算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并且扩展模型更受欢迎,有利于提高护士积极性和工作效益。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郝博1,秦丽娟2,姜明洋2
    2010, 32(7): 104-107.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64 )   PDF (530KB) ( 439 )     

    路径规划是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解决方案。在遗传算子的设计中,通过加入自适应调整方法使得算法更加完善,解决进化过程中因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不能到达目标点的问题。最后,在模拟环境下进行路径规划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不确定Van der Pol混沌系统的模糊同步控制
    唐婷婷,谭文,李志攀,刘超
    2010, 32(7): 108-111.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94 )   PDF (508KB) ( 335 )     

    本文研究了不确定Van der Pol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并进行了基于规则的模糊逻辑控制器(FLC)的控制。首先寻找主从Van der Pol混沌系统满足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规则,设计模糊控制器,实现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同步。通过不确定Van der Pol混沌系统的两组仿真结果,验证了模糊同步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相同条件下,利用反馈控制的方法实现不确定主从Van der Pol混沌系统的同步,然后再将此方法的仿真结果与本文的模糊同步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在稳态误差及同步所需时间这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同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一种新的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模糊时间序列确定性预测模型
    余文利1,方建文2,廖建平1
    2010, 32(7): 112-116.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86 )   PDF (410KB) ( 466 )     

    模拟时间序列因为在处理数据采集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含糊性方面的显著能力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的关注,已经有许多模型致力于改进预测准确性和减少预测的计算开销,然而对于预测不确定性的控制、有效的分区间隔和对于不同的分区间隔达到一致的预测准确性方面研究较少。针对现有预测模型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新模型增强了预测的性能并允许处理两因子预测问题。在新模型中,应用模糊均值算法来处理模糊时间序列的区间划分,划分时考虑了数据点的性质,产生不等大小的区间。最后在仿真实验中采用真实的观察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在预测准确性方面要优于现有的其他预测模型。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问题研究
    张建民1,恰汗·合孜尔2,高大利3
    2010, 32(7): 117-119.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76 )   PDF (349KB) ( 411 )     

    针对蚁群算法求解物流配送路径问题易陷入早熟、停滞、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混沌、变异与最大最小蚂蚁算法相融合的改进蚁群算法。在仿真实验中,分别采用最大最小蚂蚁算法、加入混沌的最大最小蚂蚁算法、加入变异的最大最小蚂蚁算法、加入混沌和变异的最大最小蚂蚁算法对物流配送路径问题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混沌和变异的最大最小蚂蚁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蚁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对物流配送路径问题的求解能够得出比较好的结果。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压力控制系统参数求解及仿真
    王曙霞,朱三元,涂俊英
    2010, 32(7): 120-122.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35 )   PDF (689KB) ( 339 )     

    本文针对遗传算法的特点,在隔代映射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策略,建立了自适应遗传算法数学模型,给出了具体算法流程。通过自适应策略,使IP_GA中的交叉、变异概率能够根据函数适应度大小自动调节,提高了收敛速度及解的质量。通过该算法对液压压力系统传递函数进行参数求解,建立了液压系统的开环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开环模型进行仿真并与实测输出曲线对比,验证了遗传算法求解液压伺服系统参数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找出了材料试验机比例压力控制系统与伺服压力控制系统在辨识方法上的差别。

    动态约束下的联盟形成
    林耀海,林运国,宁正元
    2010, 32(7): 123-125.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13 )   PDF (361KB) ( 322 )     

    联盟形成是多Agent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人们设计了一系列联盟形成框架,较好地解决了联盟值最大化、任务分配、组合拍卖等问题。已有关于联盟形成的研究,较多地从效用、任务等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一些情况下,仅从这些角度考虑联盟形成是不够的,于是我们从约束的角度来研究联盟形成。首先深刻分析了联盟形成时的约束问题,采用命题逻辑来描述对Agent的约束,给出了联盟偏好语言及其语义描述;接着给出了它的一些性质;最后将动态约束下的联盟形成机制与常见的一些联盟形成机制作了对比,体现了动态约束下联盟形成机制的特点。

    一种情境驱动的网构软件体系架构与支撑环境
    黄晙,吴刚,马天笑
    2010, 32(7): 130-133.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55 )   PDF (881KB) ( 422 )     

    本文从网构软件Internet环境下涉及的各类事物和事件情境及情境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以情境驱动为核心,对网构软件的体系结构与支撑环境展开研究,以支持服务实体的自适应、自演化行为。本文研究了Internet环境下服务实体交互与协同关系中的各种情境构成,给出了一个适合网构软件的情境本体定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情境感知的网构软件体系架构,并描述了在这一架构下网构软件按需聚合和动态演化的模型与机制。围绕该应用场景,结合服务实体实际运行时的特点及要素,给出了该体系架构下网构软件的支撑环境软件设计。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OSGi服务平台的支撑环境参考实现。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MCAI软件评价模型研究
    谷震离
    2010, 32(7): 134-136.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91 )   PDF (498KB) ( 450 )     

    本文用标准化方法对熵值法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立基于改进熵值法的MCAI软件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解决了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中对MCAI软件评价指标赋权完全依赖专家对评价指标的主观判断的问题,实现了对MCAI软件评价指标的固有信息与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信息的量化与综合,对MCAI软件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使得对MCAI软件评价既客观又科学,是对MCAI软件评价方法的创新。通过该评价模型的运用,确保MCAI软件的开发朝向用户需求的方向进行,提高了MCAI软件的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

    基于虚拟通道的ICA的PVEP提取方法的研究
    刘钦团1,邱飞岳1,2,李浩君2
    2010, 32(7): 137-139.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95 )   PDF (558KB) ( 330 )     

    本文介绍了独立分量分析算法(ICA)的原理、算法及其特点。采用ICA算法进行PVEP的提取,考虑到仪器实际应用中单通道VEP信号的提取,本文通过引入虚拟通道,构造虚拟多通道,克服了ICA无法直接对单路信号进行独立分量分析的难题,实现PVEP单通道单次的有效提取。经与目前临床通用的相干平均法比较,只需单通道、单次,在波形整体和P100潜伏期的提取上,效果显著,获得医师欢迎,很有进一步开发潜力。

    嵌入式机器视觉实时定位与测量的方法
    杨文浩,白瑞林,尚佳良
    2010, 32(7): 140-142.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98 )   PDF (1115KB) ( 390 )     

    本文提出了一种嵌入式机器视觉实时定位与测量相结合的测控方法。根据视觉测控系统中的定位与测量问题,利用点集、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等方法,解决了图像处理理论算法运算量大、工业检测实时性与准确性低等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工件的准确性高(基于公差),检测时间≤2.0ms/次。

    基于多代理的分布式智能电子商务系统设计
    陈强,蔚承建
    2010, 32(7): 143-146.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453 )   PDF (830KB) ( 422 )     

    传统电子商务系统结构比较单一,一般是由若干个固定的服务器组成,每个服务器提供固定功能的服务,这样就限制了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的提高。同时,系统的交易形式不够灵活,无法让交易双方在任意时间就商品的价格、折扣和交易时间等问题进行即时协调和协商,以达到尽最大努力促使交易成功,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的分布式智能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即利用多代理技术实现系统结构的分布式设计和交易过程的智能化,让智能代理按照客户的意愿自动地帮助客户进行交易商品的查询、谈判和交易。本方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安全性和健壮性,而且促进了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最后利用JADE平台实现系统,从而证明了实现方案的可行性。

    基于XML的工作流模型表示及映射算法研究
    陈海燕,刘珍,刘建勋
    2010, 32(7): 147-150.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87 )   PDF (466KB) ( 421 )     

    针对不同工作流产品采用不同的模型表示这一问题,工作流参考联盟WfMC提出了一个基于XML表示的规范化的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XPDL,用于实现不同工作流产品之间模型的转换。因此,从内部工作流模型到XPDL的相互转换就是产品在模型一级互操作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XPDL;然后分析和介绍了映射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考虑到不少工作流采用ECA规则驱动,通过分析将XPDL表示的模型导入、转换并保存于关系数据库中,形成基于ECA规则的模型表示;最后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执行机制到XPDL之间的自动映射转换算法。

    基于Facade模式的移动定位服务系统平台的设计
    王红萍1,2,王黎明1,2,梁民赞1,陈晓辉1
    2010, 32(7): 151-153.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25 )   PDF (1051KB) ( 349 )     

    移动定位服务(LBS)是一种新兴的无线增值业务,能够利用无线网络为移动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LBS系统平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业运营的质量。本文从应用部署的实际出发,利用J2EE中的Facade模式来设计系统平台,从而可以避免接入层与业务层出现紧耦,使得系统各模块的开发更加高效、灵活。通过测试证明了该平台设计的可行性,能达到商业运营的基本要求。

    基于修正的PRM网进行并行程序性能预测的方法
    张凌晓,张菊艳,刘克成
    2010, 32(7): 154-156.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96 )   PDF (376KB) ( 270 )     

    Petri网是使用很广泛的用于复杂系统描述的工具。PRM网是一种特殊的Petri网,主要用于并行程序的性能评价和预测,使用PRM网进行预测,通常使用的是程序模拟的方法。本文首先对PRM网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做出适当的修正,然后基于修正后的PRM网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的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三个步骤:首先根据P网建立一个状态跃迁列表,然后根据资源映射图建立执行图,最后计算执行图中最长路径的长度。对于不同的资源映射图,只需要重做后两步,就可以预测出其运行时间,相对于模拟来说,这种方法要便捷得多。

    基于语义约束的数据转换模式研究
    孙劲光,杨成森
    2010, 32(7): 157-160. doi: 10.3969/j.issn.1007130X.2010.
    摘要 ( 331 )   PDF (412KB) ( 293 )     

    XML是因特网中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标准的数据转换模式,为了加速数据之间的转换,企业组织通过定义公共数据文档接口来实现基于XML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将关系数据模式转换为XML模式的方法。在转换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关系模式的结构,而且考虑语义约束,比如内部函数依赖。该方法的输入模式是具有多值函数依赖的关系模式,输出模式是XSchema。最后,通过实验对该转换方法进行了验证。